回顧去年的按揭市場,發生了不少特別事,例如律師樓被凍結款項導致客戶按揭交易出現問題;年中某發展商因建築問題將兩座大樓拆卸重建並延期交樓;其後部份銀行暫停部份內地發展商樓花按揭申請等,每件事都對涉事客戶影響甚大。我們亦收到不少客戶查詢,按揭專員逐一為客戶解決難題及「拆彈」,最後所有客戶均成功渡過困境。筆者認為專業按揭中介可為客戶提供的即時、貼心及專業的服務,是坊間一些中小型按揭中介無可比擬的。
今年甫一開始,便發生了另一按揭事件。自政府於上月尾的今季賣地計劃中,公布其中一幅住宅地皮的賣地條款加入限呎要求後,市傳有銀行暫停接受單位面積少於250呎以下的按揭申請。筆者想在此澄清一點,據了解現時未有銀行根據新條款而拒批「納米樓」按揭申請。事實上,銀行一直根據其公司取向爭取不同客戶群,但亦會根據借款人的自身條件(如人齡、入息)及按揭物業條件(如樓齡、估值)等因素而批審其按揭申請。
本港地少人多,納米樓面積雖小,但樓價相對上較易負擔,筆者相信仍有一定市場需求,當中包括上車客以及部份投資客。政府引入限呎樓措施是為保障市民有最低合適的居住空間,然而納米樓亦有一定市場,料銀行普遍仍會承造其按揭申請。當然置業要量力而為,尤其是置業新手,以下三部曲需要知道:
1. 計算好負擔能力
要知道個人入息、負債、年齡、信貸紀錄等會直接影響按揭批核情況以及其條款,按揭成數可相差一兩成甚至更多,息率亦有可能高出數十點子。要避免「抬錢上會」,最好預先使用網上按揭計算機,計算好可負擔的樓價、壓力測試要求等,並保留充足的入息證明,預防入市後才「觸礁」。
2. 了解清楚按揭措施
自2009年開始第一輪逆周期按揭措施後,按揭政策變化多端,現時根據不同條件的買家及物業種類,其可批出的最高按揭成數亦有不同,例如首置客最高按揭成數為9成,1,000萬或以下物業可承造8成按揭;1,000萬以上物業最高只可承造5成等,如不熟悉按揭措施可能導致大失預算。
3. 不要借得太盡
除了以上兩點,建議置業人士的財政預算要鬆動,按揭成數、年期盡量不要「借到盡」,預留多些後備資金,如有任何風吹草動,亦可留一線。
更多經絡按揭轉介資訊: www.mReferral.com
延伸閱讀:
實用連結:
名家專欄 — 美聯物業
樓市信息速遞 — 地產站
按揭專欄 — 文匯報
按揭專欄 — 大公網
按揭專欄 — 東網ON.CC
樓按言明 — NOW財經
樓按知息 — 巴士的報
房屋交易網 — 591
名家專欄 — 港股策略王
家庭理財 — 親子王國
名家專欄 — 思考香港
按揭專欄 — 新浪財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