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由过去十年本港最优惠利率走势可见,期间经历3次主要的加息周期,平均加幅约为3%。供楼人士或会担心一旦息口上调,会否令家庭的财政负担大增呢?以下举个具体例子说明:假若实际按息由现水平的2.15%上升3%,至5.15%,以6月份平均二手住宅尺价为$4,662,单位面积为5百尺计算;即楼价为233万元,按揭贷款为163万元,还款期为20年的话,按息若上调3厘,令每月供楼负担比率由32.83%上升至42.76%。现时,银行于按揭审批时,一般要求DTI保持于50%或以下,由上述案例可见,按息上调3厘,DTI虽不及现时低,但也仍属可接受水平。最重要的是业主并不会因供款轻微上升的缘故而沽售物业,因此整体楼市料不受影响。
不同按息之每月供楼负担比率变化
实际按息 | 每月供款额 | 每月供楼负担比率*(DTI) |
2.15% | $8,371 | 32.83% |
3.15% | $9,172 | 35.97% |
4.15% | $10,017 | 39.28% |
5.15% | $10,904 | 42.76% |
经络客户之数据反映,现时大部分业主均秉持审慎借贷的原则,高逾70%之业主按揭比率(Loan-to-value ratio)为七成或以下;金管局的调查亦显示,平均按揭比率持续下降,5月份下降至59.4%,远较去年6月的65.9%为低。加上经济环境逐步向好,政府公布之家庭入息中位数亦有所上升,均有助增强市民的供款能力。
刊登日期: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