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优惠利率Prime Rate(简称P)是计算不同类型贷款的参考基准之一,现时较常见的是银行提供楼宇按揭时,会以「P-某个百分比」计算按揭息率,亦俗称P按。
根据滙丰银行资料显示,该行最优惠利率P始于1971年5月,当时的P为8厘。80年代初地缘政治问题为本港带来不确定性,加上1981年股灾爆发,市民对港元失去信心,并纷纷抛售港元换取美元,P一直攀升,1981年10月更升至20厘创该行有纪录的新高,当时置业人士只可选用P按并以「P+某个百分比」计算,即实际按息高达20多厘,可见当时供楼负担极为沉重。到了1983年香港实行联繫匯率制度,港元跟美元挂鈎以稳定港元匯率,香港息口开始跟随美国走动,其后当美国加息或减息,亦会影响香港银行对P的调整。如在2004年至2006年的加息周期,美国累计加息17次达4.25厘,当时香港亦跟随多番加P,累计加息3厘。
虽然P与美国联邦利率相扣,但银行最终是否跟随亦要视乎其资金成本以及商业策略等因素,即使2015年至2018年美国加息周期合计加息9次,本港银行亦只于2018年9月加P一次。另外,利率自由化后加强竞争、各银行的P并不是划一的利率,虽然四大银行具市场息率指标作用,但每间银行的存款基础各有不同,在2004年至2006年的加息周期,各银行的加息以及减息幅度不一,本月初亦有一间中小型银行的加息幅度比其他银行多。现时市面上演化出4个P,现时分别为5.75厘、6厘、5.875厘及6.125厘,置业人士计算按揭息率时要了解採用银行的P属多少。
过去十多年美国大量印钞使资金氾滥,港P一直处于5厘左右的水平,使P按实际息率亦较为平稳。然而去年美国连番大幅度加息,使本港银行亦跟随加息步伐,到了本月初港美息差再次扩宽,套息交易使银行体系结余进一步下降至500亿元以下水平,折息亦一直抽升,银行在资金压力上升的情况下再度上调P。相信未来P仍有上升压力,不只选用P按的买家要留意供楼开支或将有所增加,以拆息(HIBOR)作基础的「H按计划」(H按)设有与P按类近的封顶息率,当P再次上调,会同时会影响到选用两款按揭计划的供楼利息开支。
更多经络按揭转介资讯: www.mReferral.com
延伸阅读:
实用连结:
名家专栏 — 美联物业
楼市信息速递 — 地产站
按揭专栏 — 文匯报
按揭专栏 — 大公网
按揭专栏 — 东网ON.CC
楼按言明 — NOW财经
楼按知息 — 巴士的报
房屋交易网 — 591
名家专栏 — 港股策略王
家庭理财 — 亲子王国
名家专栏 — 思考香港
按揭专栏 — 新浪财经
按揭专栏 — 28hs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