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以現時的樓價,相信很多的市民、讀者、甚至傳媒友也會心裡有點疑問:「為何樓價仍偏高,各大樓盤仍然可以大賣、二手價亦接連創新高?」首先,大前題是香港樓宇供應長期不足是樓價上升的主因,但此乃結構性問題,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,但週期性而言,美國以至本港按息持續低企,相信是推動市民置業的一大因素。
以現時大部份的單位計算,最新的M Rate (反映最新市場之平衡息口)為1.73%,這個已持續了多年的極低按息水平,令「供平過租」成為置業的支持因素,再加上近年租金持續上升,很多最終決定「上車」的市民也是因為現時利息開支相對低的資金環境。筆者也想提醒讀者,租金開支即使和供樓開支相等,租金始終是純開支,而供樓開支,利息佔比相對少,付出的金額最終也是自己資產的一部份,而以過去香港樓市過去五十年的歷史,只要是自用而有足夠能力,「磚頭」長遠也是有升值潛力的。

刊登日期: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