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業是人生大事,要在「樓海」中尋寶,除了可聆聽地產代理意見,自己亦有責任做足功課,因為一旦選擇錯誤,隨時影響日後生活質素,更分分鐘影響按揭成數。與地產代理睇樓時,對方會要求簽署睇樓紙。究竟甚麼是睇樓紙?睇樓紙是否有法律效力?本文拆解睇樓紙內容及其他睇樓的注意事項。
甚麼是睇樓紙?
準買家跟物業代理睇樓後,通常都會被要求簽署一份「地產代理協定」(分買與租兩種),即是俗稱的「睇樓紙」。協議上會清楚列明準買家參觀的日期、具體單位位置、佣金條款等資訊。
睇樓紙有法律效力嗎?
睇樓紙一般會簽署三個月有效期,準買家要留意的是,在簽過協議後,若要買或租入所參觀過的單位,一定要跟你已簽協議的地產中介公司辦理,如在有效期內經另一間中介公司或自行向業主洽購,原本已簽協議的中介公司則有權向簽署人追討應得的佣金(一般為樓價1%)。
睇樓紙以外的睇樓注意事項
1. 留意短期內是否有維修問題
買舊樓一定要注意大廈維修保養問題,準買家需清楚留意整棟大廈是否有計劃或在短期內進行全面維修,如更換電力裝置,升降梯電纜、油刷外牆、防水工程等,這些都有機會導致準買家購入單位後有一筆額外的開支。
2. 樓齡
承造按揭與樓齡有絕對影響,因為銀行通常是以「75減樓齡」作為最長的供款年期。假設你物色的單位樓齡已經有50年,如果以「75減樓齡」計算,最長按揭供款年期只有20年。要翻查心儀屋苑的樓齡,除了可查閱香港搵樓網及地產代理網頁,更可以在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物業資訊網查閱資料。
3. 位置考量
準買家除了價錢及物業質素的考慮,要考慮平時的生活習慣、喜歡的居住環境、上班及探望家人的方便程度。
4. 單位景觀及一座向
參觀單位時,要留心觀察其景觀與座向。景觀方面,需留意樓盤附近是否有其他樓盤或基建正在興建,這有可能會影響單位日後的景觀與開揚程度,而且由於施工時間一般較長,很可能入住之後仍然受到施工噪音和塵埃污染影響。不過,並非有弊就無利,如果樓盤周圍興建的是大型基建工程,例如地鐵站等設施,對於樓盤日後的升值潛力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。而座向方面,則是要留意單位是否有西斜問題,一到下午陽光猛烈,屋內就又熱又曬。需長開冷氣導致電費大增之餘,又不環保,而向北的單位則容易潮濕發霉,陽光少,冬冷夏熱。
5. 選擇早晚及不同天氣睇樓
準買家睇樓時,應選擇不同時間去,盡可能睇兩次以上,分別在晴陰天各睇一次。晴天時,可以看清楚樓盤的外觀和單位景致 ; 雨天時,則可以查看單位是否有滲水問題。
6. 公眾地方衛生及結構情況
準買家除了視察單位,一定要留意公眾地方的衛生及結構狀況,如果公眾走廊及後樓梯有很多雜物或垃圾,不但反映管理公司未能處理狀況,一旦火警更不堪設想。如果發現公眾地方有失修或違規,業主更有機會要分攤維修費用,所以必須實地了解情況,有需要可委托專業人士視察環境。
7. 升降機伙數比例
住戶使用升降機的時間相近,如果一個樓層有二十幾戶但只有一部電梯,大家分分鐘爭崩頭。要知道每層有幾多伙及多少部電梯,除了睇樓時留意升降機附近顯示的樓層平面圖,亦可以預先瀏覽屋宇署的圖網,輸入屋苑名稱及花費數十元,獲取大廈的圖則初步了解兩者比例。
8. 單位間隔
事前要考慮選擇幾多房單位,如果兩口子新婚,暫時一房都無問題,但有小朋友就最好兩房,如果有工人或者老人家就最好三房。另外要小心單位開則,長方型間隔最為實用,但如果單位屬於「鑽石型」、「螃蟹型」等「奇則」,放置傢俬便充滿考驗。如果希望睇樓前做功課,同樣可以在屋宇署網頁輸入相關屋苑名稱,便能找到單位的圖則作參考。
置業是人生重要的里程,睇樓及申請按揭不能輕率,經絡按揭能夠解決不少置業人士的煩惱,詳情可與我們聯絡。